首页 走进宁强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我县与全国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社会和谐”美丽宁强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意图,集中体现县委、县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篇  奋力实现追赶超越 全面建成小康宁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突出生态立县、循环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项目、促改革、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奠定了坚实基础,谱写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社会大进步的崭新篇章。

——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五年来,全县上下积极稳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蓄积了追赶超越的发展潜能。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4.12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5%;人均GDP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819元,是2010年2倍;财政总收入完成31277万元,年均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418万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7.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5倍,年均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7亿元,年均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3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2.1倍,年均分别增长13.3%、15.7%。“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强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五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三产的战略布局,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优势产业迅速崛起。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33:26:41调整为2015年的28:29:43。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猪、茶叶、中药材、核桃、食用菌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建成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0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户。工业再翻番目标顺利实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6.64亿元,是2010年的3.2倍;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领作用显现,入园企业累计达到21户,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8%,以盛发钢管、锦湖精密部件、秦川大厨、绿梦食品等一批企业为代表的钢铁压延、电子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度开发产业发展迅猛,工业经济取得了填空白蓄势能的重要成果。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全域旅游工程加快推进,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分别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26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6.5倍、11.4倍;服务业形成了以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为主体,以房产开发、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为热点的现代消费体系。

——项目带动实现新突破。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夯基础、破瓶颈,集中实施了一批关长远、利全局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累计实施重大建设项目143个,总投资134亿元,完成投资135.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1倍。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缓解,西成客专宁强段、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宁强段、G108公路勉宁段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宁青公路改建投用,累计新建通村水泥路58条529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丹江口二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3平方公里,完成汉江综合整治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14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2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电力、通讯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新建燕子砭110kV、罗村坝35kV输变电工程,建成4G通讯基站136个,完成了广电传输网覆盖及县城双向网改建扩容。

——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五年来,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破瓶颈、激活力、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显著,权力清单全面公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86项,精简率达27%;“公车”改革、“营改增”试点、国库集中支付、商事制度、林权制度、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占GDP比重达到56.2%,外贸自营出口创汇80.7万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执行招商项目112个,引进到位资金103.2亿元。政银企对接深入推进,累计签约项目117个,发放贷款8.24亿元。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五年来,全县上下积极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做精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做美村庄”的总体思路,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县城品位与空间大幅提升,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扩展到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8.2平方公里,宁兴花园、宁强华府、万宇广场等一大批精品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南大街、西大街、玉兴路、金牛路等市政道路建成投用,汉源大道、五丁路、金家坪交通环岛、七里坝快速通道如期通车;建成全市首家县级城市规划展览馆,县城供水、供气、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稳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多项荣誉。集镇建设全面提速,青木川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阳平关镇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镇、子龙新区全面建成,大安、铁锁关、巴山县级重点镇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49.1%,较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民生普惠增添新举措。五年来,全县上下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全力改善民生,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各类教育普惠成果不断巩固,镇幼儿园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新开办宁强县第四中学,在全市率先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卫生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新农合参合率99.9%;“单独二孩”政策稳步实施,创建为“全市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第十届全民运动会、龙舟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先后获得“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和“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加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27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建成保障性住房5190套,实施陕南移民搬迁9677户,精准扶贫累计实现脱贫人口5.6万人,五保、低保、残疾、优抚、老龄等政策全面落实。“平安宁强”“法治宁强”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任务顺利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县上下致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污水集中处理率90.5%,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5%;建成城区玉带河、云书河排污主干管管网和嘉陵江水质自动监测站,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森林覆盖率61.8%,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建成百里生态文明长廊136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绿色单位1个、省市级生态镇村26个、市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个。

“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但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一是经济总量偏小,GDP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6%、8.6%,人均占有量在全市排位靠后。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一产占比依然较大,二产工业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三产以旅游业为主的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不够。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重点骨干税源短缺,改革、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多。四是贫困面总体较大,截止2015年全县仍有107个贫困村6.85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和贫困县摘帽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五是基础瓶颈制约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县境内道路交通等级不高,汉江、嘉陵江等流域水利防洪设施标准较低。

专栏1:“十二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

指标

2010年

规划目标

实现完成

2015年

年均增长

2015年

年均增长

1、生产总值(亿元)

32.045

70

14.5

64.123

13.5

其中:第一产业(亿元)

10.524

15.6

6

18.193

5.6

第二产业(亿元)

8.481

22.1

18

18.245

21.9

第三产业(亿元)

13.04

32.3

16

27.685

12.6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3.1

[203]

20

[287.2]

21.9

3、县属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12.64

48

31

44.6

28.7

4、财政总收入(万元)

15300

32000

16

31277

15.4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7339

14800

15

17418

18.9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39

21.5

18

18.77

14.9

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899

8600

17

8073

15.7

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4562

30000

16

27134

13.3

8、城镇化率(%)

38.1

55

[16.9]

49.1

[11]

9、人口自然增长率(‰)

2.8

4.5

0.5

1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

4

4.2

3.25

11、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

0.677

0.575

[15]

0.46

[15]

注:①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为中期评估调整数;②[]表示五年累计数。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阶段性特征

——全面小康宁强建设进入决胜期。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全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0%左右,其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等指标与小康标准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十三五”时期必须聚焦追赶超越,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宁强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投资拉动转向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同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显得更为迫切,这既要把握好中省政策导向,又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优化调整资源配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克难攻坚期。“十三五”时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速推进,将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涉及范围更广、普惠更多、程度更深、难度更大,必然涉及到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势必会前所未有。

——公共服务需求进入共享普惠期。随着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加强社会建设将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保障体系将更趋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均等化水平要求更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普惠发展阶段。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

——国家重大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为我县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推进,将使我县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落实,有利于我县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民生为本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和新动力。省委、省政府对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有利于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绿色循环经济体系,提升循环发展质效,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

——交通区位优势带来的新机遇。“十三五”时期,随着西成客专、阳安二线和108国道改建等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宁强将全面融入西安、成都“两小时”经济圈,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各种要素流动更加活跃,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瓶颈制约基本消除,特别是作为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准确把握和利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宁强将在承接辐射、耦联合作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释放内生动力带来的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增速位于毗邻县区前列,加快发展的潜能逐步得到释放,已经具备加速崛起的基础条件先决优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支撑工业强县建设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将进一步筑牢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石。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发展的新活力。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稳增长与调结构压力巨大。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创新能力不强,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服务业层次不高,旅游资源有待深度开发,缺乏大项目带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原有传统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转变方式,而县域投资增长压力加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势必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带来较大压力。

——资源利用与环境制约矛盾突出。土地供给面临长期偏紧严峻局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偏低;市场融资难度大、渠道单一;科技、技术、人才瓶颈制约较为突出,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国家对水源涵养区的产业政策控制将更加严格,汉江流域实行零排放,在项目引进、工业发展等方面必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基础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虽然经过多年持续投入,但是基础条件滞后的现状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在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供应、网络通讯、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欠账。灾后重建结束后,中省投资力度大幅减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无项目、无资金支持等难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情况依然存在,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摘帽目标的压力较大。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县的“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诸多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内外环境有利于我县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我们具备趋利避害、追赶超越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政策保障,把握得好,就可以走在毗邻县区前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目标。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统领,以追赶超越、绿色循环、转型升级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带动、文旅兴县、工业强县”四大战略,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效,着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社会和谐的美丽宁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宏伟目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把创新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强大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四大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由传统型向循环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培育创业创新主体,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努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

——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基本要求,积极引导经济、社会、生态合理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统筹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低碳循环。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重要内容,突出县域特色,优化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促共进、融合发展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重大举措,以更广的视野谋划宁强发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圈建设,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择优承接引进产业、资金、项目、人才、技术,进一步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提升开放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实现民生普惠。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根本目的,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加强法治宁强、平安宁强建设,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章  战略定位

第一节  发展定位

——国家生态文明县。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美丽宁强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力度,借助国家生态补偿政策资金扶持和天津对口协作,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水源安全,充分发挥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县。

——陕甘川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开发旅游景区,加快文化传承、保护与挖掘,通过旅游与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尽快融入秦岭巴山生态文化旅游圈及大九寨国际黄金旅游圈,使宁强成为陕甘川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的旅居胜地。

——陕南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县。依托宁强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以发展生物食药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和现代材料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园区聚集功能和示范效应,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延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倾力把宁强打造成为陕南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县。

——汉水源头宜居养生城市。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坚持以景区标准构建宜居魅力县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镇村,依托独特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功能完备的医疗基础,加快发展医疗健康养生融合产业,打造宁强人民安居乐业、各地人士健康休闲的宜居养生城市。

第二节  战略选择

——“生态立县”战略。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用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监管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打响绿色宁强品牌,最终实现生态大县、美丽宁强两大目标。

——“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项目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全方位、多领域谋划项目,抓机遇、拓渠道引项目,优环境、强管理建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领先效应”和“拉动效应”,形成主导产业明确、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和循环产业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

——“文旅兴县”战略。以全面打造“汉水之源,羌族故里”核心品牌,以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民间艺术、文化习俗等为载体,注重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功能,建设一批具有独特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景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以文融旅的品牌效应和以旅载文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家重点生态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的循环工业发展道路。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现代材料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生物资源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现代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为主的五大循环工业体系。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转移力度,加快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政策、项目、资金扶持,推动规上企业提档升级、中小微企业不断壮大、非公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节  发展平台

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开放引进、创新模式、集群发展”的原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县之力,强推“四大发展平台”,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四大发展平台”,即:文旅景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新型城镇。

——扎实推进文旅景区建设。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加快融入环秦巴生态旅游和大九寨两大旅游圈。以国家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强推景区提档升级,消除旅游发展交通瓶颈,提升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策划开发一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

——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工业经济集聚发展,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创建现代材料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端现代材料,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突出两大园区特色,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强县战略目标。

——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畜牧、茶叶、中药材、核桃、食用菌(蔬菜)、魔芋、猕猴桃等特色绿色基地建设为依托,扩大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宁强特色的核心品牌,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生产加工、流通纪念、休闲观光、情景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式的现代农业园区。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建设,以提升县城环境为重点,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东、西两大新区服务配套功能,构建宜居魅力县城。按照产城、产镇、产村融合模式,加快特色集镇建设步伐,精心打造一批产业集聚重镇、文化旅游名镇、边贸特色大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特色村落保护,着力构建一批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和谐融洽的美丽新村。

   “四大产业集群”,即: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生物食药产业集群、现代材料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羌族文化产业园三大景区为重点,努力打造三大旅游增长极,构建四大旅游风景带,加快推进7个重点景区和10个旅游精品村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到2020年,旅游文化产业综合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生物食药产业集群。以县域优势生物食药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载体平台,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到2020年,生物食药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现代材料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县域现代材料上游产品采选冶炼发展基础和汉中打造航空智慧新城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现代材料园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引进一批高端现代材料企业,促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力争到2020年,现代材料产业集群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优势水能、风能和天然气综合利用为依托,加快推进水电、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建设。力争到2020年,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第五章  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可持续。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总量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人均GDP达到36000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同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材料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集聚集约效应持续放大,以青木川古镇景区、汉水源森林公园、羌族文化产业园三大景区为引领的旅游服务业加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20:34:46。经济效率大幅提升,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达到12万元/人、2万元/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民主法制更健全。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选民参与意识,拓宽参选途径,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100%。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突出抓好反腐败工作,廉政指数年均控制在8人/万人以内。不断优化社会治安环境,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律师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每万人拥有律师数1人以上。

——文化建设大繁荣。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要素市场和准入退出机制,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45元以上,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5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400平方米。

——人民生活更殷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8以内;恩格尔系数控制在40%以内,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新增执业医师668人、医疗床位498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平方米以上,公共交通服务新增客运车辆100台,行政村通达率达到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85%。

——生态环境更优良。生态文明美丽宁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绿水、青山、蓝天、宁静”四大工程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城乡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社会基本建立。到“十三五”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6吨标准煤以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稳定达标。

专栏2:“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2015

2020年规划

年均增长(%

属性

一、经济发展

1、生产总值(亿元)☆

64.123

113

12左右

预期性

其中:第一产业(亿元)☆

18.193

23

4.5

预期性

第二产业(亿元)☆

18.245

38

16

预期性

第三产业(亿元)☆

27.685

52

13.5

预期性

2、人均GDP(元)

20819

36000以上

预期性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8.97

20

预期性

4、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46.64

116

20

预期性

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3

46

[3]

预期性

6、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17418

26700

同口径增长10

预期性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8.77

34.6

13

预期性

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0.05

0.2

[0.15]

预期性

9、工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31.4

≥12

预期性

10、互联网普及率(%)

21.4

≥50

预期性

11、城镇人口比重(%)

49.1

≥60

[10.9]

预期性

12、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9

≥2

预期性

二、民主法治

预期性

13、基层民主参选率(%)

100

100

预期性

14、廉政指数(人/万人)

8

≤8

约束性

15、社会安全指数(%)

无数据

95

预期性

16、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人)

0.35

1

[0.65]

预期性

三、文化建设

预期性

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3

2.5

[1.2]

预期性

18、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元)

30.9

≥45

预期性

19、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34.6

55

[20.4]

预期性

20、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332

≥400

[68]

预期性

四、人民生活

预期性

21、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068

15500

14

预期性

22、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602

38000

10

预期性

23、城乡收入(元)

13627

25100

13

预期性

24、失业率(%)△

3.8

≤6

约束性

25、恩格尔系数(%)

40.5

≤40

约束性

26、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

3.3

2.8

约束性

27、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m2)△

37

≥27

预期性

28、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拥有公共汽车辆/万人

9.17

11.74

预期性

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92

≥95

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8.7

≥90

预期性

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

≤12

约束性

31.卫生发展指数(%)

拥有执业医师数/千人

1.28

≥1.95

预期性

拥有医疗床位数/千人

4.35

≥5

32、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7

≥95

预期性

3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90

≥80

预期性

3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75

≥75

预期性

五、资源环境

预期性

3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457

≤0.6

约束性

36、环境质量指数(%)

100

100

预期性

37、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100

100

约束性

38、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8.5

≥85

预期性

注:①专栏中,带“”的指标为主要经济指标,其他指标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指标(参照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级监测指标制定);全面建成小康宁强指标,带“△”的指标已经达到小康目标要求,需继续保持;③[]表示五年累计数。

第二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

坚持“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统筹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规模扩张、功能配套、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的基础服务设施体系

第六章  交通基础设施

以融入“一带一路”、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大交通圈为目标,加快破解交通瓶颈,完善铁路运输网络,构建现代运输和公共交通体系。

第一节  公路建设

以“提升干线、增加出口、打通断头、完善路网”为目标,加快形成以G5高速、108国道过境段及县乡公路为主骨架的“两横、四纵”公路网络。提升重要干线公路等级,改建108国道宁强段、宁强至青木川、烈金坝至阳平关段,形成环线二级公路圈。提升县乡道路等级,新改建罗村坝至黄土岭、何家坟至四川万家乡、铁锁关至南郑新集等三级公路5条148.4公里,新建和改建松树沟至曹家坝、青木川至金山寺、阳平关至千丘等四级公路33条577.7公里。拆除重建病危桥梁15座1151延米,新建桥梁37座2983延米。加快推进县城至青木川(九寨沟)、胡家坝至勉县茶店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专栏3:两横四纵公路网

两横:1、G5高速勉宁交界至川陕交界,总长59.5公里。2、烈金坝至青木川三级公路,总长100.1公里。

四纵:1、略阳接官亭—庙坝—大安—南屏—胡家坝—二郎坝—毛坝河—四川旺苍,全长107公里。2、108国道宁强段,全长64.1公里。3、甘肃两河口—阳平关—舒家坝—宁强县城三级公路,全长84.6公里。4、甘肃托河—燕子砭—四川大滩,全长24.7公里。

第二节  铁路建设

建成西成客专宁强段、阳安铁路二线扩能改造宁强段;加快阳平关至兰渝铁路姚渡段联络线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客货铁路运输网络。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通

1、铁路:西成客专宁强段、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宁强段、阳平关至兰渝铁路连接线,共3条143.5公里。

2、高速公路:宁强县城至青木川高速公路、胡家坝至勉县茶店联络线。

3、二级公路:韩家坝至黎坪旅游专线、兰海高速青木川连接线改线工程、胡家坝至勉县茶店高速公路联络线、108国道改建、烈金坝至阳平关、广坪至四川界道路改建,共6条249.5公里。

4、三级公路:罗村坝至黄土岭、何家坟至万家乡、大滩至托河、铁锁关至新集、阳平关至(略阳)高潭子、玉泉坝至柯家河、汉水源森林公园西大门至香坝旅游专线,共7条194.7公里。

5、四级公路:代家坝至桃园子、广坪至金山寺、大竹坝至禅家岩、戚家垭至水田坪、大安至南屏等,共23条570.6公里。

第三节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客货运输网络,整顿和规范客运市场,着力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到2020年,全县营运客车总数达到300辆,营运货车总数达到1073辆,新建县城南门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2个、三级客运站3个、五级客运站13个、简易客运点111个,村民委员会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到95%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超过14辆。探索建立公路养护新模式,积极创建“畅、洁、绿、美、安”的交通环境,高质量养护县道及专用公路,加强镇村道路安保设施建设和管理养护,持续提升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全力构建出行便捷、货运通畅方便群众出行和货畅其行的高效运输服务体系。

第七章  水利基础设施

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涵养区保护,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综合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强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实施丹江口库区上游、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新建城镇水源地保护工程57处,完成汉江源头、县城小河、天生桥库区、二道河水生态环境修复。加快灌排工程体系建设,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1处、渠道77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62万亩。加大库区移民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渔业和渔业资源保护,建成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第二节  大力实施防洪抗旱减灾工程

加快推进江河堤防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汉江综合整治13.7公里,新建嘉陵江堤防6.1公里、中小河流堤防48公里、产业园区及移民安置点堤防45.2公里。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实施高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防洪治涝,积极推进玉带河涝区、嘉陵江段涝区治理工程,新建撇洪沟14条20.1公里、排洪渠28条35.2公里、河道疏浚24条44公里。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建成后河小Ⅰ型水库及大安、广坪、铁锁关、二郎坝镇等15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能力。加强防洪抗旱减灾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降低水旱灾害损失程度。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水利

1、民生水利工程:

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城区水厂及管网,日供水量达到3.3万立方米。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新建取水工程41处,渠道77公里。

农村安全饮水:新建农村供水254处,其中集中供水194处、分散供水60处。

后河水库:新建小Ⅰ型水库1座,总库容920万立方米。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平方公里。

2、防洪减灾工程:

汉江综合整治:新建及加固汉江沿岸护岸13.7 公里。

嘉陵江综合治理:新建堤防6.116 公里。

中小河流堤防工程:新建堤防48 公里。

高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加固高家沟水库大坝、溢洪道及卧管。

第八章  电力通讯基础设施

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电力结构,完善骨干电网,切实增强供电能力,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通信枢纽,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一节  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城乡电网结构,增强电力供给和输送能力,提高供电质量,着力打通电力建设“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用电保障水平。积极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重点建设西成客专供电工程、三道河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增强电力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高压配网建设,新建铁锁关、青木川、罗村坝至巴山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69公里,完成35千伏洄水河T接线路改造、庙坝变接入烈金坝变工程。继续实施中低压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39个村组0.4千伏线路370公里,新建10千伏补点线路25条105公里,新装或更换配变76台14085千伏安。积极推进智能网建设,实现居民智能电表应用全覆盖。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在公共停车场、居民集中区、公共机构、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充电站(桩)。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电力

西成客专供电工程:新建330kV线路117公里。

铁锁关35kV输变电工程:新建输电线路及35kV变电站1座。

青木川35kV输变电工程:新建输电线路及35kV变电站1座。

三道河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新建主变1台3.15万KVA。

罗村坝至巴山35kV输电线路工程:新增输电线路20公里。

中低压电网改造升级:改造39个村组0.4kV线路370公里;新建10kV补点线路25条105公路,新装或更换配变76台14085kVA。

第二节  加强信息网络和安全建设

加快推进“宽带宁强”建设,大力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增强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全面提升用户互联网出口带宽和网速。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终端普及率,实现城镇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大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力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数字化、双向化广电网络体系。深入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开展新、旧小区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光网宁强”建设,新建4G基站100个、改造升级50个,进一步扩大4G网络覆盖面,到2020年互联网入户率达到50%。加强信息网络监测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三篇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建立以循环工业为核心,以全域旅游为突破,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九章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以工业再翻番为目标,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园区承载为平台,培育壮大矿业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清洁能源等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工业集群。

第一节  倾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服务功能,加快园区道路、电力、通讯、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园区面积600亩,建设支线道路2.8公里,建成产业园区变配电和天然气储配工程,全面推进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着力打造生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立足县域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延伸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努力促成优势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生猪、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核桃、苦荞、装备制造等循环产业链。继续强化园区管理服务功能,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入园。到2020年,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到50户以上,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以上,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

专栏4:循环经济产业链

生猪产业链:种猪→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肉类加工猪血蛋白加工生物制药有机肥生产

茶叶产业链:茶叶种植有机茶加工茶多酚提取茶酒(茶食品、茶饮料)

中药材产业链:中药材提取饮片中成药和保健品生产

核桃产业链:核桃油核桃露核桃保健品加工

苦荞产业链:苦荞种植苦荞茶苦荞饮料苦荞粉加工苦荞保健品加工

油菜籽发展产业链:菜籽油芥酸芥酸酰胺加工

装备制造产业链:房车模块化设计→房车生产→房车加工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茶叶综合开发:新建年加工茶叶2000吨,年产绿茶饮料3000吨、茶食品500吨,茶多酚提取100吨的生产线。

植物提取物生产加工研发:新建年产200吨植物提取物及保健品生产线。

荞麦加工及面粉生产:新建年产荞麦颗粒系列产品1.5万吨、保健茶系列产品1万吨、荞麦杆茎根系列产品及副产品3.5万吨、年处理小麦面粉7万吨生产线。

食用油综合开发:新建2万吨菜籽油、水冬瓜油加工及油渣综合利用生产线。

天麻深加工:新建天麻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

香菇深加工:生产香菇脆片等系列产品。

保健品生产线:新建保健品生产线2条。

瓦楞纸板生产线:新建年产500万套2500-400高级瓦楞纸箱生产线。

红外线金属燃烧器生产线:新建红外线金属燃烧器车间1万平方米、生产线2条。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新建3MW光伏立体发电站、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

房车及部件设计研发加工:新建房车改装组装生产线、碳纤复合材料厂房、动力研发应用中心。

镀锌带生产线:新建年产36万吨热镀锌生产线。

玻璃精深加工:新建玻璃制品生产线1条,配套建设附属设施。

第二节  加快建设现代材料园区

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为核心,加大现有矿山企业统筹整合力度,依托原汉平油库、陕南石棉矿闲置土地,建立覆盖代家坝、大安等区域性现代材料园区,重点开发采金、铜、锌等有色金属和锰、铁等黑色金属矿产品,加强尾矿废渣综合利用,延长和拓宽产品产业链,构建环境治理与矿业发展同步推进的新格局。持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在阳平关、燕子砭、广坪、青木川、巨亭等镇合理布局铜、金矿石采选规模,实行标准化开采,稳定矿产生产能力;加快推进非金属矿物合理开采与精深加工,建立蛇纹石、大理石、海泡石等非金属矿产品开采、加工基地,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高性能非金属矿加工制品。到2020年,现代材料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矿产开发及资源利用

锌银铅渣综合回收利用:新建日处理500吨铅银渣生产线两条。

鑫润矿冶尾矿综合利用:对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回收有价贵金属。

庙坝蛇纹石、纤维水镁石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庙坝储量2亿吨蛇纹石、780万吨纤维水镁石。

徐家坝铜铁等多金属开发:新建日处理铜300吨、铁矿石1000吨联合选矿厂

龙岗坝金矿开发:新建日处理500吨金矿选矿厂。

金属废渣综合回收:综合回收提炼氧化钴、金属镉及贵金属。

第三节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嘉陵江、玉带河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建成巨亭电站、左家湾电站,积极推进阳平、太白滩等10座电站建设,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4处、增效扩容工程4处,不断壮大水电产业,新增装机10.7万千瓦。依托中石油中贵联络线,加快实施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在广坪镇、宁青路、108国道沿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成天然气供气网络及CNG加气站5座。积极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发电,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装机容量2×450Mw,稳妥发展光伏发电、风能发电。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能源开发

宁强县广坪天然气综合利用:新建中贵联络线28号阀室至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长输管道80公里,气化沿途集镇,沿G108国道县境内两侧建设CNG加气站5座。

大型天然气热电联产:新建大型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容量2×450兆瓦。

嘉陵江水电梯级开发:新建阳平、太白滩水电站,新增水电装机7.5万千瓦。

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以电代燃及增效扩容工程4个,新增水电装机3.2万千瓦。风电开发:装机容量20万千瓦。

第四节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对传统产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和风险评估等手段,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坚持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培育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全面落实“小巨人”成长计划,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重点,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后劲。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加强银企对接,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户以上,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6亿元。

第十章  实施文旅兴县战略

以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旅游名县”为目标,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加快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打造“汉水源头旅游胜地”和“秦巴山区生态度假旅游新高地”。

第一节  加强旅游景区建设

青木川古镇景区。大力实施古镇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巩固提升青木川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积极整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资源,加快推进白龙湖、龙池山、西沟、瞿氏宅院、金溪新区等休闲游览区及青白沿线观光带建设,积极开发白龙湖水上娱乐项目,着力构建“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格局,全面打造青木川古镇旅游精品“名片”。力争到“十三五”末,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汉水源森林公园。加快推进汉水源森林公园景区景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改建东大门入口,建成香坝至东入口旅游专线、观光缆车,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有序开发杜鹃谷、老林沟等景区及自驾游、狩猎场等户外营地,全力打造集避暑度假、森林休闲、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川陕地区避暑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羌族文化产业园。充分释放宁强羌族傩文化之乡发展潜力,紧紧围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加强羌文化挖掘保护、理论研究和活态传承,加快建设羌文化广场、民俗村、羌族风情街及农耕体验区,打造全景观羌族文化风情综合产业园区。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工程,积极开发县域旅游资源,建成草川子羌族文化原生态民俗村落、金牛古道文化观光体验走廊、九台观文化遗迹保护风景区、汉水源头(马家河)公园、广坪“时来运转”旅游节点、阳平关古三泉县遗址等景区景点,努力形成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大中小景区星罗棋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到2020年,创建成青木川、阳平关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及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全域旅游

青木川古镇保护与开发:建成西沟、白龙湖、龙池山、瞿氏宅院、金溪新区等休闲游览区及青白沿线观光带,开发白龙湖水上娱乐项目。

汉水源森林公园开发:新建香坝至东入口旅游专线10公里,建成杜鹃谷、老林沟景区及滑雪场、自驾游户外营地,配套完善景区服务设施。

羌族文化产业园建设:新建羌文化广场及室外展示中心10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000平方米,民俗村7500平方米,羌族风情街3000平方米,农耕体验区8000平方米。

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创建市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10个。

草川子旅游风景区开发:新建景区大门、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开发石林、溶洞、狭谷、羌寨、生态、文化等景观景点,建成羌族文化原生态民俗村落。

金牛古道文化旅游区开发:新建金牛古道文化观光体验走廊、古汉水源遗址观光区、宽川休闲度假区及溶洞观光体验区。

九台山文化遗迹保护及风景区开发:扩建九台道观,开发宝台寺、同心寨、鹰嘴崖,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汉水源头(马家河)保护性开发:新建汉水源头公园服务区、生态停车场、公厕等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田园景观小品及汉水女神雕像。

广坪镇“时来运转”旅游节点:建设入口服务区、田园生态游乐园、“时来运转”广场、蔬果采摘区、帐篷休闲区、田园烧烤度假区、蘑菇产业体验乐园、土特产集市区、水上娱乐区、停车场等项目。

阳平关镇旅游开发:建设古“三泉县”遗址、子龙山文化公园、龙门洞景区、阳平关古街、回民沟景点、子龙新区景点、小鱼山景点、嘉陵江古航运码头。

第二节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以提升景区进入性为目的,加快融入陕甘川旅游大通道,加强与陕甘川毗邻地区旅游深度合作,建立信息互通、资源互补、线路共建、客源互动和利益共享的机制,联合打造汉水文化寻根之旅、蜀道三国文化之旅、大九寨国际黄金之旅等精品跨区域旅游线路,逐步构建内成环、外相联的两大旅游交通圈。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景区交通、停车场、厕所等基本公共设施,扶持一批重点旅行社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大型娱乐休闲、体验等旅游项目。创新品牌营销方式,精心筹划旅游节会,紧紧围绕地域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数字旅游等新技术开辟市场,进一步扩大宁强旅游品牌影响力。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专栏5:两大交通旅游圈、三条精品跨区域旅游路线

陕甘川毗邻地区两大交通旅游圈  

县城—大安—阳平关—青木川—广元—县城

县城—天湖—黎坪—草川子—汉水源—县城

三条精品跨区域旅游路线  

汉水文化寻根之旅:宁强—汉中—安康—丹江口—襄阳—武汉

蜀道文化之旅:西安—汉中—宁强—广元—成都

大九寨国际黄金之旅;西安—汉中—宁强—青木川古镇—文县—九寨沟。

第三节  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紧扣旅游消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干果、核桃、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品以及奇石、羌绣等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宽和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创新推出精品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以羌族歌舞团为载体,丰富景区夜间表演节目,多角度展现傩戏、萨朗舞魏辅唐传奇故事的民间艺术元素。注重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重点在星级宾馆、高客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推介特色景区景点,布设景区分布展示图、提供代售优惠景区门票等“一条龙”式服务。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健全各类文化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构建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娱演出、印刷包装、广告会展等重点行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突出羌族文化、蜀道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加快推进羌族文化产业园建设,建成千山民俗博物馆。加强文化市场培育和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大力促进文化消费。加强和改进网络管理,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1个、省级1个,培育文化龙头企业10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第十一章  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持续推进服务业平台建设和集聚发展,努力扩大市场消费,加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始终把扩大消费作为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大举措,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为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整体消费能力。积极扩大商品消费,加快完善城镇商业网络和农村流通网络服务,多渠道扩大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供给,稳定消费规模。加快拓展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汽车房产、网络服务、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规范引导高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有序推进商业消费、特色消费、旅游消费联动发展,健全商业服务设施,吸引外来消费,巩固消费增长点。认真落实扩大消费的信贷政策,引导银企联合增加消费信贷品种,推广信用卡消费。强化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安全消费。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亿元。

第二节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县域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完善物流发展协作体系,加快打造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现代材料园区物流中心、五丁路物流配送中心和南门物流综合体。全面提升邮政服务能力,实现村村通邮政。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副产品加工、生物食药、电子元件、大型超市提供配送、分拣、包装、流通加工等附加值较高的现代物流服务。

加快发展“互联网+”。加快互联网经济体系建设,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促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拓展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网上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医疗、智慧旅游、养老服务,打造具有宁强特色的“互联网+农业产业、循环工业、全域旅游、文化民生等电子商务,实现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全面嫁接。到2020年,培育发展规上电子商务企业3户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8%以上。

创新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以提高金融覆盖面为重点,引导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增设基层网点、分支机构,布设ATM机、POS机等金融自助设备,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互联网金融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支付等结算体系,积极发展手机、电话、网上支付用户。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建立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等大数据库,积极开展信用镇村创建活动,推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加强金融市场监督管理,规范民间投融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融资,防范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主动稳妥去杠杆。

第三节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构建以县城羌州路、上关街为主轴的一级商业圈,河滨路、南大街为副轴的二级商业圈,东城新区、西城新区为拓展的三级商业圈商贸网络格局。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建材、家居、汽车等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以连锁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等为主体的商贸新兴业态,推进超市连锁经营店进镇村,不断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发展房地产规划设计、经营、装饰、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业态。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全面构建配套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商业中心3个,特色专业街5条,新改建农贸市场9个,新建加油站11个,发展年营业额过千万的连锁经营企业10家。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现代服务业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物流中心:新建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及陕甘川边贸市场200亩。

县城农贸市场迁建:新建农产品交易中心6000平方米。

五丁路建材市场:新建建材市场、酒店、商铺等综合市场10万平方米。

成品油零售网络建设:新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青木川、毛坝河、太阳岭、庙坝、禅家岩、苍社、二郎坝、巩家河、东皇沟、棋盘关加油站。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新建仓储、配送、信息和增值服务等电子商务中心。

西成客专宁强南站商业中心:新建集客运、商铺、餐饮、酒店为一体的商业中心15000平方米。

城南客运中心:新建城南客运中心、住宅区、星级酒店及商铺2万平方米。

中心商业区开发:改造建设路至人民路片区,新建商住楼9栋18万平方米。

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新建七里坝、大安、铁锁关、胡家坝、毛坝河、燕子砭、广坪镇农贸市场7个。

第十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实施“农业倍增”工程,突出科技支撑、园区承载、龙头带动、品牌提升,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农产品品质,做大农业总量,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按照“稳粮扩经、压劣扩优”的原则,大力实施粮油增产工程,重点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加快调整粮经作物结构,大面积推广粮食丰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技术研发,抓好病虫害防控,稳步实施农作物高产示范工程,实现粮油总产动态平衡。川道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五丁关以北重点发展玉米、小麦,巴山中海拔地区重点以玉米、马铃薯种植为主。稳定粮油生产能力,粮食年均播种面积保持在46万亩,总产稳定在9万吨,其中优质粮占比达到70%以上;油料种植面积保持在9.2万亩,总产1万吨以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和执法体系,建设农产品“三品一标”可追溯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

第二节  壮大提升特色产业

畜牧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养殖业结构,稳步发展生猪产业,扩大牛、羊、土鸡等畜禽特色养殖规模,着力培育和扶持规模化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

茶叶产业。按照优化改造、拓展市场、提质增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开展省级标准化茶园培育、流通加工、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

中药材产业。加快推进天麻、黄连、细辛和秦巴山特色中药材仿生态种植,积极开展木本药材与草本药材间作套种,培育壮大中药材种苗繁育专业户和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建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和道地药源基地。

核桃产业。以实现核桃生产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为重点,优化核桃产业布局,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建成广坪、燕子砭、安乐河、阳平关、代家坝、大安、巴山、毛坝河、舒家坝、巨亭、铁锁关、太阳岭、胡家坝13个镇公路沿线核桃基地。

食用菌(蔬菜)产业。有序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设施大棚蔬菜,建成汉源、舒家坝、阳平关、大安、广坪沿线食用菌(蔬菜)示范圈。

魔芋、猕猴桃产业。以繁育培育芋种为突破,加快实施种芋基地建设,做优魔芋产业。积极开展猕猴桃新品种试验示范及种植技术研究,建成猕猴桃示范基地。

专栏6: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标

畜牧产业:到2020年,生猪饲养突破100万头、出栏65万头,牛饲养量达到6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0万只,家禽饲养量26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5.5亿元。

茶叶产业:到2020年,茶园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达到1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

中药材产业:到2020年,新建银杏采叶基地3万亩、华细辛基地1万亩、天麻种植基地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核桃产业:到2020年,新建核桃经济林5万亩,核桃园面积达到26万亩。

食用菌(蔬菜)产业:到2020年,新建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2000亩,五年发展食用菌2亿袋;发展高山蔬菜1万亩、设施大棚蔬菜1000亩,蔬菜复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产量5万吨。

魔芋、猕猴桃产业:到2020年,发展魔芋3万亩,其中种芋基地1500亩,魔芋产量达到6万吨;发展猕猴桃达到1万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园5000亩。

第三节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物质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猪-沼-茶(菜)和有机肥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格局。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引导园区企业实行农工贸、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强化园区服务体系与公益农业服务机构对接,做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园区经营效益,加速实现优势农业产业集聚集约发展,重点培育玉皇冠、玉带兴林核桃、春润设施蔬菜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到2020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20个、县级30个,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园10个、万吨有机肥加工厂3个。

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现代农业

玉皇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新建休闲观光茶园5000亩、茶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生态观光步道20公里、仿古观光凉亭10座,配套多媒体演示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及观光导览标识牌等设施;发展林果250亩、林药1000亩、林禽2万只、林畜2000头(只)、林峰1000箱、苗木500亩。

凤源猪沼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建有机茶园标化生产示范区2000亩、园林式畜牧养殖示范区150亩、农产品加工中心20亩、农耕文化体验区10亩、万吨有机肥加工厂10亩。

万亩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建设:新建连片种植300亩以上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园10个,改造老旧茶园10个。

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新建100吨茶叶精制加工厂3个,改造加工厂7个。

高山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发展高山蔬菜基地1万亩,新建1000立方米保鲜库2座,完成营销网络和品牌体系建设

特色养殖基地建设: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

中药材产业开发:新建银杏采叶园3万亩、天麻规范化种植基地2万亩,华细辛基地1万亩、发展五倍子基地人工挂虫200万袋。

核桃经济林建设:新建核桃经济林5万亩,低产改造5万亩。

蔬果产业整村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新建500亩种芋基地3个、1000亩商品芋种植基地10个;发展500亩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基地20个。

第四节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鼓励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扶持一批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证,倾力打造“宁强茶叶”“宁强核桃”“汉水源香菇”等产业品牌。到2020年,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个,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农业技术员3000名,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5个、省级著名商标15个。

第四篇  推进均衡协调发展 塑造城乡发展新格局

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努力在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城乡发展共同繁荣。

第十三章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完成减贫任务,确保全县整体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第一节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统筹推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等“七个脱贫”,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6.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引导和支持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生猪、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烟叶等特色扶贫产业。加快文旅景区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增加重点村乡村旅游经营收入。

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制于当地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实施易地搬迁脱贫。整合扶贫移民、以工代赈、生态移民等搬迁形式,对居住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片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依托集镇、工业园区安置搬迁群众,积极帮助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对地处生态保护区域的贫困人口,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上给予项目和资金倾斜。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参与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免除贫困家庭高中生学杂费,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实施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完善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

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政策倾斜。加快贫困村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加强贫困村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实施贫困村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政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节   落实脱贫攻坚政策

加大财政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完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2%的比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年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比例不低于20%。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完善资金整合机制,统筹安排涉农资金投入向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倾斜。健全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脱贫攻坚。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项目直达管理制度、报账制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项目资金投入精准度和使用效益。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等部门作用,坚决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三节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机构建设,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健全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单位包扶贫困村和“531”干部包扶贫困户工作机制,县、镇(办)党委政府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明确精准脱贫时间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加大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力度,严格实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全面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移民、基础设施”六方面到村到户,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第十四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村庄、做好社区”的思路,统筹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省、市、县级重点镇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其他建制镇竞相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打造宜居魅力县城

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持续优化县城空间功能结构,加快构建“一核、两心、两带、四区”的轴带式城市空间形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城区市政道路7.5公里,建成云书河廊桥、玉带河大桥、校场坝至体育场、筒车河等桥梁。积极探索“海绵县城”建设新模式,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整体改造,持续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积极开发拓展新区,东城新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西成客专宁强南站、筒车河陕南移民安置点等片区为重点,加快新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现代物流、居住、商贸中心;西城新区以空间延伸和完善功能为重点,打通断头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全面实施生态县城建设,建成一批小型化、分布式的公园绿地,着力构建“一圈、一湖、两岸、两带、三园、五山”的县城绿化体系。着力化解各种“城市病”,大力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新建住宅街区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县城建设与管理,实现县城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租房需求,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最大限度化解房地产库存。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8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县城绿地率达到40%,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专栏7:县城空间发展形态、绿化体系

县城空间发展形态  

一核:东山公园景观;

两心:老城区行政商贸中心、东城新区产业集聚中心;

两带:玉带河、云书河;

四区:西北部老城居住区、西城新区、中部生态旅游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亲水县城绿化体系  

一圈:县城周边山坡自然生态林地1800公顷;

一湖:县城河道综合治理形成的人工湖;

两岸:玉带河、云书河两岸建设绿色长廊;

两带:沿西汉高速公路、108国道景观绿化带;

三园:羌州公园、人民广场公园和东山公园;

五山:东山观、北山观、余家坡、魏家垭、草坝场。

重大城乡建设项目—市政设施

城区管网改造:新改建县城河道排污管网及排污箱涵16公里,改造县城雨污分流管网25公里,完善电力、电信、燃气、给水等管网工程及绿化。

永惠桥至天津医院道路:新建道路长1955米、宽12米道路,配套附属设施。

七星街至五丁路道路:新建道路长968米、宽30米,,配套附属设施。

人民西路:新建道路长478米、宽20米,商住楼5万平方米。

县城南门综合开发:新建二级客运汽车站、星级酒店、商住楼、安置房及配套设施23.3万平方米。

县城集中供热系统:新建县城供热主体工程2座,供热管网38公里。

县城路灯改造及亮化工程:安装党家梁至高寨子路灯8公里、五丁路路灯4.2公里,改造及亮化城区路灯。

县城城市道路改造:改造羌州路、建设路、河滨路14公里。

阳光维也纳住宅小区开发:新建阳光维也纳小区商住楼9万平方米、地下室1万平方米,完成配套服务设施。

桥梁建设:新建校场坝至体育场、筒车河、玉带河等桥梁。

西成客专宁强南站:新建站前广场3.3万平方米,进场道路1.9万平方米。

东城新区市政综合开发:新建综合市场、商贸服务、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2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道路、排水、绿化等市政设施。

第二节  建设特色美丽镇村

以青木川、阳平关、大安、代家坝重点镇建设为引领,科学规划镇村布局,全面完成各镇修建性详规编制、市县两级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及集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产镇融合发展,大安、代家坝、燕子砭镇重点发展循环工业,在工业集约发展上求突破;青木川、阳平关、毛坝河、广坪镇坚持旅游带动,率先在全域旅游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铁锁关、胡家坝、巴山、舒家坝、二郎坝、禅家岩、安乐河镇持续抓好生态农业,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巨亭、太阳岭镇努力构建特色边贸集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农村经济、人居环境、特色文化,大力实施基础建设、环境整治、文明提升等工程,着力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和谐融洽的美丽新村。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区覆盖面。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信息畅通等方面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通村公路建设,切实提高通达深度,新建通村公路89条419公里,改造提高通村公路276条621公里。加强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41处、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8处。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4处,累计解决19.4万人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强自然村庄和居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中心村集中。

第十五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提升全民文明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理念。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切实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守法诚信褒奖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自觉维护经济社会活动秩序的氛围。加强网络新闻宣传,强化网络舆情监控与疏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对外宣传能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17年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实施农村文化活动室、数字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开展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文艺表演等活动,推进“文化下乡”“文化进万家”活动常态化。积极发展文化广电事业,继续实施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工程,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加强羌文化传承和保护,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分级保护制度。到2020年,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达到国家三级标准,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省、市级名录达到6个。

第三节  全面提升体育水平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系统,加强群众体育运动品牌创建,鼓励发展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新建小学体育馆20个、初中体育馆11个,稳妥推进有条件的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完善体育基础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县城综合训练馆、老年人体育活动场馆、游泳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实施镇、村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到2020年,创建省级体育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所,建成镇、村两级全民健身工程116个。

重大城乡建设项目—体育设施

体育综合训练馆:新建体育综合训练馆5000平方米。

东、西城新区体育馆:新建东、西城体育馆2万平方米。

县城体育场游泳池改扩建:改扩建县体育场游泳池为游泳馆。

中小学校体育活动馆:新建小学体育活动馆20个、4万平方米;初中体育活动馆11个、3.3万平方米。

镇、村、移民安置点健身工程:新建镇级全民健身广场16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00个、移民安置点健身工程30个。

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新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3000平方米。

第五篇  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宁强的资源保障,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十六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突出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进一步构筑汉水源头绿色天然生态屏障。

第一节  优化生态功能布局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科学划分县域优化发展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大功能区,构建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区划体系。

优化发展区。该区域为县城建成区,人口相对密集,开发强度较大,具有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突出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进一步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投入。

重点开发区。涵盖东城新区、西城新区、G5京昆高速沿线,包括高寨子、铁锁关、胡家坝等镇(办),主要以集聚经济和人口为重点,提升资源环境承载。

适度开发区。在西北嘉陵江沿线和秦岭南坡等地,包括代家坝、大安、阳平关、燕子砭、广坪、青木川等镇,主要对矿产、水能、生物资源实施低密度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特色精品集镇。

控制开发区。包括巴山、毛坝河、禅家岩、二郎坝等镇,生态环境较好,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区域人口将转移至优化发展区和重点开发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

禁止开发区。主要是汉水源及其汇水的水源涵养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汉水源湿地公园等区域,重点发展旅游及生态农业,禁止改变生态用地用途,强制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坚持抚育为主,切实保护好植物多样性,围绕植物物种收集、栽培利用,大力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与迁地保护研究,促进乡土物种回归和仿原生态培植,为构筑丰富的县域植物种群奠定基础。切实提高生态系统、动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大力实施动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与保护工程,重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栖息地保护,建立以青木川国家自然保护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的重要物种及其遗传资源迁地保护基地。

第十七章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突出重点领域和区域,强化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节  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加大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监管力度,加快实施嘉陵江流域水生态修复、白龙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完善沿汉江建制镇及青木川、阳平关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开展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汉江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嘉陵江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加强大气环境治理,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综合整治废气污染,强化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强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积极开展全民绿化造林行动,扎实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快构建绿色生态走廊。强化噪声源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服务业噪声等重点污染源监管,健全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机制。2017年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到2020年,环境质量指数达到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数达到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创建为国家生态县。

重大生态保护项目

县城垃圾填埋场:新建垃圾处理厂2个,总库容500万立方米,配套附属设施。

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新建青木川、阳平关、大安、铁锁关、巴山、胡家坝污水处理厂。

养殖业污染防治:新建大型沼气池3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个、万吨有机肥生产线3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800立方米,扩建贮粪场1000平方米。

汉水源头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5万亩,打造草坝场桃花一条沟。

汉水源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湿地,恢复湿地植被,完善管理服务设施。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保护、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

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城镇景观林,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5万亩。

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5万亩,飞播造林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

尾矿库干法排渣治理:新建山坪铅锌矿、龙达公司尾矿库陶瓷过滤设施。

闭坑矿区生态修复:治理黑木林矿区、东皇够矿区、燕子砭刘家坪矿区生态环境。

第二节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同步推进,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重点抓好公共机构和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6吨标准煤以内。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实施阶梯水价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建设。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严守耕地红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存量土地盘整,继续推进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实现有限土地最大化集约利用;进一步规范矿山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第三节  加快低碳城镇建设

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坚持低碳生活,大力推广节能低碳建筑,完善低碳交通系统。全面实施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等行动计划,传播普及低碳文化,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开展节能低碳全民行动。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加快建立低碳城镇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加强综合决策能力。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群众意见反馈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运行机制,严格查处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

第十八章  深化体制改革

    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总目标,主动承接中、省、市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规放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和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与服务价格,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通过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差异化扶持政策,完善和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先进产业培育发展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部门责任权力清单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现代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破除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严格惩戒失信行为。加强市场监管职能,规范土地使用权、林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

第二节  完善城乡发展机制

健全城镇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解决好进城人口住房、就医、入学、养老等问题,努力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和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稳妥实施镇村综合改革,科学推进建制镇、行政村撤并。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稳妥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第三节  深化社会民生改革

深化社会民生体制改革,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和脱贫攻坚工程,整合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民生兜底政策。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落实各级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三条红线考核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积极推行采矿、采石、采砂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和推行殡葬制度改革。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绿色消费等制度体系。

第十九章  强力推进创新发展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切实增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环节,坚持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优质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应用和推广项目,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快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在现代农业、生物食药、现代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第二节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完善市场化创业投资机制,引导城乡居民多形式、多途径自由创业、自主就业、自我发展。加快众创空间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平台,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支持众包、众筹、众服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鼓励大中小微企业向服务机构购买科技评估、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创新服务。建立全民创新创业滚动项目库,定期发布创业指导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县域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人群创业。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设立政府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建立税收优惠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发展。

第三节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格局,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加快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和科研条件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重大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实施信贷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实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质量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2%。

第二十章  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坚持扩大开放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继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拓展对外开放合作大通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

第一节  深化招商引资工作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围绕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自身优势,对一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策划包装,突出抓好工业、旅游、商贸等优势产业招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和扶持政策向重大招商项目和优势企业集中。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项目,鼓励投资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扩大发展领域的开放度。继续拓展招商引资平台,充分发挥循环产业园区、现代材料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重点旅游景区招商引资主平台作用,加快打造投资综合功能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第二节  加强对外区域合作

坚持“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对外区域合作,努力构建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实施跨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圈,参与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依托G5高速、西成客专及区域内交通干线,加强与陕甘川毗邻县区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在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协作,建立以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交流学习为重点的长效合作机制。

第三节  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

培育壮大出口主体,依托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青木食品、秦川大厨等出口成长型企业,进一步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和服务贸易规模,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型企业。积极拓展利用内外资渠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天宝精密部件外资企业在利用内外资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强强联合等引资方式,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第七篇  全面保障改善民生 形成共享发展新局面

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扩规模、提质效、促公平,进一步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基础供给,实现全县人民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十一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均衡、规模适度、效益较高的布点格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第一节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公、民并举的办园体制,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改扩建幼儿园6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23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调整普通高中教育结构,大力实施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着力提升高中教育发展质量。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稳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规范发展特殊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到2020年,幼儿园毛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重大民生项目—教育

学前教育:扩建县幼儿园,新建羌北幼儿园、筒车河移民安置点幼儿园、胡家坝汪家坝移民安置点幼儿园、阳平关镇第二幼儿园、大安镇第二幼儿园、羌南幼儿园二期,总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

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23所,新建教学楼2.28万平方米、宿舍楼1.55万平方米、运动场1.82万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0.9万平方米,维修校舍0.5万平方米。扩建南街小学教学综合楼0.4万平方米、西城小学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办公楼、运动场2.38万平方米。

高中教育:新建天津中学学生公寓、卫生保健室、厕所、训练馆1.15万平方米,维修运动场,扩建田径运动场看台。新建第四中学教学楼0.35万平方米、运动场0.5万平方米,维修南、北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综合楼、宿办楼1.28万平方米。

职业教育:新建学术报告厅、公共教学楼、图书实验楼、办公楼、第二食堂、3栋学生公寓及教师周转宿舍共4.17万平方米。

第二节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从教行为,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加快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在岗教师培训,大力推进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加强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与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层次。大力推行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完善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健全考评标准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小学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初中教师9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第三节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学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等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全面实现网络高速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大学区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启动建立教育实名网络空间“人人通”,实现教师网络研修、课程研发、教学研讨等方面互动交流、资源共享、高效合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县域数字化教育资源网络系统及教学资源库群。

第四节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加快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制度,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抓好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努力建设高效课堂,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持续优化育人环境,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强化教育督导评估,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层次为重点,积极创建各类示范园校,打造县域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到2020年,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所。

第二十二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多渠道拓展就业增长空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缩小城乡、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强化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化创业服务模式,构建城乡统筹、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网络平台。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加强就业援助,推动就业帮扶服务向就业全过程转变,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提高就业稳定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5万人次。

第二节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加快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鼓励有条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完善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城乡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新建农村幸福院65个。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成儿童福利院、殡葬服务设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建保障性住房1358套、11.2万平方米,陕南移民搬迁8820户、31462人。

重大民生项目—社会保障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级社区。

县儿童福利院:新建儿童福利院1所2212平方米。

县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新建墓穴1.1万个,新增火化车间2个;新建悼念大厅5个,配套建设餐厅、墓区道路、卫生间等附属设施。

第二十三章  推进健康宁强建设

高度关注群众健康,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人人共享基本医疗服务。

第一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坚持回归公益性为基本方向,强化公立医院监管和院长管理,健全完善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改革,加快县镇一体化改革和镇村一体化管理,巩固县级医院托管镇卫生院成果,实行对口支援机制,适当扩大托管范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和转诊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新秩序,积极探索远程医疗技术应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切实加强新农合管理,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强化医疗服务机构监管,有序推进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培养工程”,加快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与名院联合,大力培育学科带头人,扎实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积极推进中华传统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和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整体服务能力。积极创建等级妇幼保健院、二级综合医院(阳平关中心卫生院),依托镇卫生院建立县级医院分院。加快推进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整合,加强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开发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技术,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救治工作,健全卫生监督协管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药品生产交易行为。到2020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到3.3人以上,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超过6张。

重大民生项目—医疗卫生

县羌北医疗服务中心:迁建阳平关镇中心卫生院,并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新建门诊楼、住院楼、公卫后勤楼等6000平方米,设病床100张,配套医疗设备设施、供电设施、污水处理等。

县针灸理疗康复中心:新建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中心1500平方米,设床位100张,配套医疗设备设施。

宁强县精神疾病康复中心:新建精神疾病康复中心业务用房4000平方米,设病床50张,配套医疗设备设施。

汉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社区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配套设备设施。

镇卫生院公租房建设:新建汉源、大安、代家坝、阳平关、燕子砭、广坪、青木川、胡家坝、铁锁关卫生院公租房400套2万平方米。

县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新建覆盖县新农合、天津医院、中医医院、妇保院及8个镇中心卫生院的信息化系统。

宁强县医疗卫生计生培训中心:新建科教楼一栋五层3000平方米,购置科研教学设备设施。

第二十四章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按照新时期人口发展工作的新要求,建立和完善人口调控政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实现对人口的总量调控。

第一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和社区管理,建立健全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机制,鼓励婚前医学检查,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新建县级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1个、镇(办)文化服务中心18个、留守儿童成长家园20个。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与服务能力建设,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到2020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创建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县。

第二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高度重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倡导尊老、敬老社会风尚,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本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统筹规划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扶持社会兴办养老产业,建成县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提高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加大对生活困难老人的救助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积极推动老年文教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重大民生项目—养老工程

县养老服务中心:新建养老服务中心21250平方米

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新建汉源、高寨子、阳平关、大安、代家坝、铁锁关、广坪、燕子砭、巴山、胡家坝、毛坝河、青木川老年服务中心12所。

镇养老院建设:新建阳平关、广坪、大安、巴山镇养老院4所、床位400张。

第八篇  健全规划保障机制 推进纲要顺利实施

第二十五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强化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思想建党、制度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工作新常态,不断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县委全委会决策和指导作用。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健全各级党委、党组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发展问题的工作机制。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实利益问题的协商,充分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第二节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深入推进“汉水源先锋领航行动”,坚持强基固本,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致富先锋、和谐先锋、敬业先锋等各类先锋。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实现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加快建设县、镇(办)、村(社区)“民情直通车”三级网络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全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以党建推进基层治理和发展,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完善人才发展布局,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优化党政人才的学历、性别、年龄和专业结构。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以旅游、营销、策划等行业为重点的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突出致富创业能力建设,重点培养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服务保障,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注重惩防并举,强化警示教育,加强监督制约,持之以恒抓好各项纪律规定落实。继续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巩固提高反腐败成果,弘扬廉政文化,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力打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二十六章  建设法治宁强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努力构建法治宁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一节  健全依法行政体系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参政议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工作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界定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能,推进政府事权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论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为主体、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执法流程,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第二节  建设平安宁强

深化平安宁强创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加快建立县、镇(办)、社区(村组)三级综合信息化网络体系,重点建设“信息数据系统”和“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划分和网格管理员队伍机制,促进综治信息化系统运行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和司法救助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邪教、黄赌毒、涉众型经济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应急体系。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息安全、公共消防等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监管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餐饮卫生等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到2020年,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第三节  加快推进法治教育

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板块式普法,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农村普法力度,建立“县抓统筹、镇(办)主导、村(居)负责”的农村普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育社会法治宣传团体,健全法治舆论宣传机制,切实增强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完善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传播活动。

第二十七章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始终把项目建设贯穿“十三五”发展全过程,以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固定资产投资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持续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投资力度,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合理增长。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通过采取股权转让、合资合作、资产变现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撑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不断提高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

第二节  加强重大项目规划实施

扎实抓好“十三五”重大项目谋划和落地,重点实施好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技术改造、服务业发展、农林水利等产业发展项目;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县城功能、提高县城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环保项目;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事业项目。“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项目203个,规划总投资617.7亿元,五年计划投资560.6亿元。

第三节  健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审批程序和投资控制程序,扎实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社会风险稳定评估等前期工作,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化重大项目监督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和重大项目投资审计,认真落实项目管理各项制度,建立项目建设跟踪督查机制,确保重大项目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十八章  强化财政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规划实施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源培植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第一节  切实加强财源建设

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带动、示范作用,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原则,扶持壮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努力培育骨干和支柱财源。认真落实“营改增”及小微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后续财源。加快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切实增强国有资源资产收益能力,充分挖掘潜在财源。紧盯中、省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方向,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持续扩大政策财源。强化税收收入征管,全面落实部门单位护税协税责任,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和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纳税户、重点税种监控,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办法,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稽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第二节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持续提高财政支出比重。强化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努力防范财政风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规范资产购置和处置程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入股、设置担保基金、提供注册资金等方式,引导支持银行及社会资金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十三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安排项目前期费1000万元,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每年安排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资金4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技改扩能及招商引资工作。

第二十九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突出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明确规划实施步骤,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宁强县“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负责“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各镇(办)、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建立责任机制,负责推动本地规划的实施。本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重大任务、重点项目,要纳入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节  强化规划协调机制

切实发挥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与规划纲要的无缝对接。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年度计划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方向。

第三节  建立规划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规划目标的监测预警和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要适时开展专题评估,并向县政府提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规划实施中期阶段,由县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评估报告。本规划需要进行修订时,由县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四节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宁强宏伟目标,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党政同责,着重考核人均指标及文化、社会、环境等指标,坚持把经济总量增长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更全面地反映县域发展的水平和绩效,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圆满实现。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