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发改项目〔2025〕233号
宁强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宁强县汉源街道办金家坪村2025年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汉源街道办事处:
你街道办报来《宁强县汉源街道办金家坪村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初步设计的报告》(汉街办字〔2025〕87号)文件收悉。根据报来初步设计及概算资料,并结合县宁强县交通运输局出具的《公路建设项目技术审查(评估)意见》,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街道办委托陕西启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宁强县汉源街道办金家坪村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初步设计》。
二、建设地址及实施单位
拟建项目位于汉源街道办金家坪村,由汉源街道办组织实
施。项目代码:2505-610726-04-01-689177。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道路5.2公里,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路面结构层:18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浆砌片石挡土墙3700m,C级波形梁护栏1500米,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5道90延米;生产道路2.5公里,路面宽2米,厘米结构层:15cm厚混凝土面层,12cm厚山渣石基层。
四、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后项目概算,该项目概算总投资725.77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672.30万元,工程其他费用46.28万元,预备费7.19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594万元(占总投资的81.84%)。(其中:发放劳务报酬资金为218.65万元,占中央预算以工代赈资金的36.82%)。不足部分自筹和其他渠道解决。
五、项目建设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实施的通知》《关于规范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以工代赈项目资料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组织实施。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原则,做好当地群众务工组织,加强群众劳务报酬发放监督,确保项目发挥好“赈”的作用。按照《国家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结合你街道办申请及编报的初步设计内容审查,同意采取“街道办+村级劳务合作社+当地群众”劳务组织模式。项目实施不得随意调整项目建设内容,调减项目规模和标准,并做好项目公示公告,确保项目建设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原则。
六、项目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使用按照《宁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政发〔2021〕14号)通知执行,设立专账,按照要求分级、分项、分账核算,及时报账,落实好劳务报酬通过本人银行卡发放,及时做好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发放台账和支付凭证收集,切实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不得将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负面清单内容,不得用于与本以工代赈项目无关的其它支出事项。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赈”的作用,切实把以工代赈资金用好用实,请你镇在项目开工前,及时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再次开展实地踏勘,结合项目实际认真核对,如实摸清项目各子项工程量,确保工程数量真实准确,投资概算尽可能与实际相符。项目结束后如存在结余资金,应严格执行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要求,严禁虚报、夸大工程量提高项目投资行为发生。同时在项目财政评审结束后,及时将评审结果报我局备案。
七、运作模式及赈作用发挥。
严格落实《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要求,按照“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模式开展项目建设;深刻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大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广泛动员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就近务工,优先吸纳三类人群、易地搬迁群众、突发性困难群体参与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充分发挥赈的功能作用,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按照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资金30%要求,本项目预计带动务工群众180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80人,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218.7万元,占中央以工代赈资金比例不低于36.82%,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公益性岗位2个,主要从事项目区安全管护、道路养护等工作。
批复后,请你街道办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及时完成开工前各项工作,并尽早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落实工程管护责任,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宁强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