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宁强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复函

陈久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本土作物种源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国家非常重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均对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存、利用等等方面做了规定,对种质资源的保护给予支持扶持。截至目前,全国开展了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第三次行动正在进行中),通过普查、收集、鉴别、保存有价值的种质资源,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国家已经建成多个长期种质库、中期种质库以及种质圃,进行保存种质资源;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划定并建立保护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我县是山区农业县,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作物,在长时间的种植历史中,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农家老品种。在前两次全国性的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我县农业人员共收集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杂豆、马铃薯、烟草等农作物老品种。共已入库资源总数282份,其中农家种269份、野生种13份。已入库资源中粮食作物202份、蔬菜57份、经济作物23份。牛毛豆、茄把烟、红香稻、小八趟包谷等品种已经收入国家资源库;2018年我县参与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本次种质资源普查共收集资源70份,经西农初步鉴定合格64个,其中农家种57 份、野生资源7份。收集粮食作物21份、果树17份、蔬菜13份、经济作物11份、其他类型作物2份。新增了广坪小花生、燕子砭花桃、芸豆等资源。目前所收集的种质资源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种植鉴定。

农家老品种一般是分散种植,没有集中连片常年生长区域,难以划定保护区予以保护。老品种是经过长时间自然和人工选择留下的特色资源,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特性,这也是老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优质不高产、抗病不优质等现象是老品种共同具有的特征。如何通过育种工作选育优良品种,保存优良特性改造不利特性是目前育种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