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宁强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冬季来袭的不止是流感:警惕潜伏的威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每到秋冬,流感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然而,除了流感病毒,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也在悄然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这种病毒并不新鲜,却每年在全球引起数百万例感染,尤其对婴幼儿和老年人威胁极大。近几年,科学家终于在疫苗研发上取得了突破,为人类对抗RSV带来了新的希望。

RSV是什么?一种“老病毒”的新关注

RSV最早于1956年被发现,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但不同于一般感冒病毒,RSV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中可能引起严重疾病。它属于副黏病毒科,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后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和分泌物堆积。感染者可能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RSV的流行趋势:冬春季的隐秘流行病

RSV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多在每年秋冬至次年春季高发,与流感季节高度重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监测数据显示:

1.    在两岁以内的婴幼儿中,几乎90%都有过RSV感染经历;

2.    全球每年约有300多万例5岁以下儿童因RSV住院;

3.    对老年人而言,RSV可导致类似流感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甚至心衰。

尤其在2023—2025年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放开,RSV在北半球多个国家出现了报复性流行。

感染后的病理特征:为什么RSV特别危险?

RSV感染后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呼吸道黏膜细胞融合与脱落。病毒能促使呼吸道上皮细胞融合成“多核合胞体”,从而得名。这种细胞破坏会导致气道狭窄、分泌物堵塞和呼吸困难,尤其在婴儿细小的气道中更为致命。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    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

2.    65岁以上老年人

3.    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患者

4.    免疫功能低下者

这些人群感染RSV后更容易出现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或住院风险。

疫苗研发:人类与RSV的“持久战”

与流感不同,RSV疫苗的研发道路可谓“坎坷又漫长”。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种灭活疫苗因诱导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接种儿童感染后病情加重,使得RSV疫苗研究一度停滞。直到近几年,科学家终于突破关键难题,成功解析了RSV表面融合蛋白(F蛋白)的稳定结构,开发出新一代安全有效的疫苗。

已上市的RSV疫苗包括:

1.    Arexvy疫苗(葛兰素史克):全球首个获批的RSV疫苗,主要用于60岁以上成人。

2.    Abrysvo疫苗(辉瑞):可用于孕妇接种,帮助保护新生儿出生后头几个月免受RSV感染。

3.    mRESVIA疫苗(Moderna):基于mRNA技术的新型疫苗,已在多国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

这些疫苗的出现标志着RSV防控进入新阶段——科学家终于有了有效工具保护最脆弱的人群。

除了疫苗,还有哪些预防措施?

目前,除了疫苗接种外,还有单克隆抗体预防方案可用于高危婴儿。例如,Nirsevimab(商品名:Beyfortus)是一种可注射的长效抗体,可在整个RSV季节为婴儿提供保护。

此外,日常防护同样重要:

1.    保持良好手卫生,避免触摸口鼻;

2.    避免与有咳嗽、感冒症状者密切接触;

3.    对婴儿用品、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

4.    室内注意通风,减少密集场所逗留时间。

科学与防护并行:共同筑牢呼吸健康防线

RSV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忽视。从婴儿到老人,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防护策略:

1.    婴幼儿:母体疫苗或单抗保护;

2.    成人与老年人:接种RSV疫苗;

3.    家庭成员:通过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传播。

科学家们的努力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真正“预防”RSV,而不只是被动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并不是“新病毒”,但它正重新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关注对象。从疫苗到抗体,从实验室到社区,人类对RSV的防线正在被重建。今年冬天,请记住除了流感,RSV同样需要我们的警惕与科学防护。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