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宁强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青少年颈椎病:低头时代,青春易“折颈”

青少年颈椎病:低头时代,青春易“折颈”

节后,有多名青少年因头晕、颈部不适就诊,X光拍片提示为颈椎病。家长疑惑的问我:颈椎病不是老年病吗?怎么孩子这么小就得这种病?我问他你的孩子是不是有课间休息埋头刷短视频,午休时蜷缩在课桌上补觉,晚自习时歪着身子写作业,假期躺在被窝里通宵玩手机的模样?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正让"颈椎病"这个曾经的中老年疾病,悄然侵袭着青少年群体。某三甲医院骨科数据显示,2023年青少年颈椎问题就诊量较五年前增长300%,最小的患者年仅9岁。这串数字背后,折射出当代青少年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

脆弱的"生命支柱"为何频频告急

颈椎如同精密的塔吊,7节椎体既要支撑4-5公斤的头颅,又要完成每天上千次的转头、低头动作。当青少年长时间保持前倾60度的"手机颈"姿势时,颈椎承受的压力骤增至27公斤,相当于在脖子上挂了两个大西瓜。这种持续的超负荷状态会导致:1. 椎间盘加速退化,含水量流失形成骨刺2. 颈后肌群劳损,引发慢性炎症3. 神经血管受压,造成头晕手麻。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的骨骼尚未完全骨化,不当压力可能影响椎体正常发育,导致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这种结构性改变往往伴随终生。2023年《中华骨科杂志》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2-18岁青少年颈椎异常检出率达47.1%

日常防护的三大法则

1. 姿势改造。建立"三点一线"坐姿:耳垂-肩峰-髋关节保持垂直线。使用电子设备时,记住"举头三尺有健康":将手机举至与眼睛平齐,电脑屏幕顶端与眉毛齐平。课桌椅高度应保证大腿与小腿、上臂与前臂均呈90度。

2. 定时活动。遵循"20-20-2"法则:每20分钟电子设备使用后,花20秒做"望天-复位"训练(抬头望天花板至极限,缓慢回正),每天保证2次10分钟的颈椎保健操。推荐"米字操":用鼻尖缓慢书写米字,感受颈部肌肉拉伸。

3、出现落枕、颈部僵硬不适时及时到医院进行推拿理疗或中医整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进一步发展。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提示颈椎已亮红灯:1.晨起颈部僵硬持续30分钟以上;2.转颈时听到连续"咯咯"声;3.书写时小指出现麻木感;4.经常性落枕(每月超过2次);5.视力无原因下降伴眼胀。建议及时进行颈椎X光及MRI检查,专业的运动疗法配合中医治疗,对早期病变效果显著。

望着大街上的帅哥美女,再次提醒:预防颈椎病不是简单的"少低头",而是建立动态平衡的生活方式。课间不妨将手机游戏换成羽毛球挥拍练习,周末尝试放风筝代替宅家追剧。当挺拔的脊柱重新成为青春的标配,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健康的体态,更是向阳而生的人生态度。守护颈椎,就是守护未来无限可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