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宁强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刘登学:一个老党员的情怀

燕子砭镇中坝村,有一座漂亮的便民桥,桥上,时常有一个老人,手持扫帚,打扫清洁,这幅定格的画面,铭刻在村民心里。这座桥,联通了大山和集镇的距离,农产品运出去,山外的精彩带回来,这座年满5岁的便民桥,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文明。而这座桥的缔造之父便是现年80岁的老党员刘登学。

刘登学,男,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坝村四组村民,陕西省八一铜矿退休职工。

来到刘登学家中,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客厅的桌上整齐地码起1米多高的报纸,旁边是成堆的书籍。记者随手翻开桌上的一本笔记本,里面粘贴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报道,每篇报道旁还批注了他的学习感悟。“希望通过学习提高修养,再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刘登学说。

刘登学是一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已年过古稀,却一如往常热心公益事业,被当地人称为“当代雷锋”。刘登学老人自1995年退休回到家起,便开始热心村里的公益活动。村里谁家有事需要帮忙了,他总是第一个赶到,挑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在乡亲们的眼里,他是一个老好人,实在人。

刘登学所居住的燕子砭镇中坝村四组,村头一条蜿蜒而上的小溪横在山脚,截断了该组六七十户村民上山劳作,下山外出的路,每逢下大雨,河水暴涨,孩子不能上学,村民不能下地外出,出行很不方便。

刘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是河沟上搭一座桥就好了。”刘登学经常在村头寻思着。

“搭一座简易桥,如何?”当刘登学的想法一抛出,立即得到村民的热烈赞同。

同意归同意,但修桥的钱从何而来?

一番商议后,大家觉得只有“凑钱唱戏”。

可是,说修桥,村民都乐意,一旦出钱,好多人不吭声了。

“修桥补路是积德!”刘登学决定,独自扛起这个“重担”来。

但是修桥花费甚巨,还要操心出力,对于一个月仅仅一千多元退休金收入和年迈的老两口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和难题。在困难面前刘老没有退缩,为了建桥他缩衣节食,一件衣服穿十几年舍不得扔,一双手拉的布底鞋破了补,再破又补,硬是从牙缝里抠出了四万元。

2014年一切准备就绪,刘老开始了他的修桥梦,当时他已经75岁,自己是干不动了,便四处请人,托亲靠友帮助买材料,四处求人借设备。

“记得当时刘老为借一台搅拌机,费了大劲,头一天和人说好了,第二天用的时候又不借了,刘老是辗转了几个队,才又借来机器。”村主任刘明华忆起当年修桥往事,禁不住感慨连连。“那个时候,很少人愿意来义务修桥,刘老就每个人150元一天的给,妻子杨生珍打早起来给工人做饭,凭着老两口的坚持,这座桥很快建好了

两个多月的时间,刘登学花光积蓄四万余元,凭一己之力修建好了一座长8米,宽4米,高5米,旁设辅桥的便民桥,解决了该组世代以来交通不便,阻碍生产生活等难题。在镇子里,只要一提起刘登学这个名字。相亲们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刘登学是个好人啊,他自己掏钱为大家修了桥,孩子们上学不用趟河沟,老人们背柴也不担心石步子滑倒了”!

然而,2017年,一场特大山洪,把便民桥桥根沙石都冲走了。便民桥出现了安全隐患。

“这下子,咋个办呢?哪个又来修?”村民私下里嘀咕着。

“看来,一场洪水,我们又要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咯。”有村民暗自神伤。

谁知,洪水消退后,刘登学的身影又出现在河边,他又开始张罗工人,购买水泥、沙石,修补便民桥。桥根部分稳固了,刘登学不放心,还特意在跟脚外砌了矮石墙,减少河水对桥根的冲击。

如今,这座便民桥已经5年了,年过八旬的刘登学,和这座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如今,刘老身体已大不如前,患上了脑梗塞,经常头晕眼花,但即使如此,他依然不遗余力为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村道上拾拾垃圾,补补路,他也怡然自得。用刘老自己的话说:“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子孙后代多干点事!”

一有空,刘登学就会去桥附近看一看,路基有没有损坏、路边沟有没有堵塞。老人拿起扫帚,护理便民桥的身影,成了村民眼里一道感人的风景。

刘登学虽年过八旬,但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也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老人196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949部队荣立三等功;先后荣获“汉中市2017年度第四期最美系列人物”、“汉中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