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宁强县大安镇庙坝社区内庄重而热烈,承载着几代矿山人记忆的陕南石棉矿矿史馆正式开馆。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王梓出席开馆仪式,与宁强县多家部门、单位代表、原陕南石棉矿职工及群众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开馆仪式上,原陕南石棉矿负责同志、县委宣传部及大安镇负责人分别致辞,回顾陕南石棉矿70余年的辉煌历程,向老一辈矿山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随后,王梓宣布陕南石棉矿矿史馆正式开馆。
步入展馆,现代声光电技术将参观者瞬间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展馆内陈列着泛黄的粮票、肉票、老式办公桌等历史物件,电视机循环播放着石棉矿开采的珍贵影像。通过“实物+影像+图文”的多维展示,陕南石棉矿从1950年代起步、发展壮大到跻身全国八大石棉矿的奋斗史跃然眼前,生动诠释了“扎根深山、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陕南石棉矿精神。“矿史馆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陕南石棉矿从起步、发展、辉煌、沉寂、崛起70余年的发展轨迹与演变历程。既是历史的见证,矿史精神的传承,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推进大安乃至全县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安镇党委书记郑波说。
在参观人群中,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职工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平均年龄超过80岁,有的甚至拄着拐杖前来。面对墙上的老照片,他们时而轻抚战友面容,时而哽咽低语:“这是小王,早些年走了……”“老李都八十六了,腿脚不便没能来”。一张张泛黄影像勾起无限回忆,不少老人泪湿眼眶。一位九旬老矿工颤抖着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回矿山了,但矿史馆让我们的故事永远留在这里”。“我今年95岁了,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看到这里的变化非常大,我非常兴奋。希望大安镇和宁强县将来发展得越来越好。”原陕南石棉矿职工张先生激动地说。
仪式结束后,众人乘车登上矿山。昔日机器轰鸣的采矿场,如今已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老职工们驻足凝望,感慨万千。当年他们肩挑背扛开山凿石,现在满山青翠,矿山的新生就是最好的纪念。这片曾经产出全国1/4石棉的沃土,历经数十年风雨,正以生态修复后的新姿,续写着绿色发展的篇章。
陕南石棉矿矿史馆的落成,不仅为宁强增添了一座记录工业文明的精神坐标,更架起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它将成为激励新一代砥砺奋进的文化地标。这里封存的不仅是矿山的记忆,更是一代代建设者用青春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历史从未远去,精神永远年轻”,这座展馆将激励新时代建设者传承薪火,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续写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