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宁强县汉源街道金家坪村三组简家沟的山体滑坡救援还在持续推进,现场救援力量正全力清理淤泥、抢修道路,力争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这次山体滑坡是10月12日14时20分左右发生的,主要是受连续降雨影响。不过好在群众转移及时,2户9人成功避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记者在现场看到,滑坡点一片狼藉,泥土和断壁残垣混在一起。多台挖掘机不停运转,一边清理淤泥,一边开辟临时通道。救援人员还第一时间疏通了滑坡体后方的积水,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在安全区域,消防、公安以及街道、村干部,也在细致搜索,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
“政府不仅及时安置我们,发放了粮油、被褥,今天还帮我们找回了一些贵重物品,挽回了我们部分财产损失,太感谢了!”受灾群众史文娟感激地说道。
灾后多部门协同作战,同步推进道路疏通、塌方清理和积水排放,保障电力、道路、河道等“生命线”工程尽速恢复。汉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雪介绍说:“险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转移群众、封闭管控滑坡点。应急、治安、自然资源、电力、公安等部门迅速联动,先后3次疏通河道,用无人机调用两套应急供电设备,供群众应急供电。目前,电力已恢复、河道保持畅通,已清理塌方6000余方,预计10月15日晚就能抢通道路。后续还将把受灾户纳入重点监测,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协助重建家园。”
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当地还立即启动了安置帮扶机制,及时送去了粮油、被褥等急需物资。“我们已经妥善安置了两户受灾群众,还向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每户两千元慰问金。”金家坪村村支书金成宝说。
此次灾害的成功处置,是宁强县科学防灾体系的一次实践检验。据县防汛办主任王评介绍,今年九月以来面对持续强降雨,当地通过“专业排查加群众自查”结合,严格执行“雨前巡查、雨中检查、雨后排查”制度,累计撤离群众1450人,成功预报8起地质灾害,避免12户41人伤亡。
“五个提前”“三个延迟”“一个精准”的防汛机制,是当地守住安全底线的关键:涉险群众、抢险队伍、应急物资、包联干部提前到位,风险区域提前管控;降雨期间群众延迟回家、队伍延迟归队、干部延迟返岗;同时健全精准预警响应机制。今年以来,宁强县已安全转移群众19401人,还通过培训巡查责任人、印发8万余份防汛知识手册、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群众风险规避能力。
截止目前,简家沟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到位,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修复有序推进,后续灾后重建工作将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