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强县以深化校地合作为契机,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创新“技术作价入股+资源要素整合”等发展模式,培育科技型企业,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记者走进宁强高新区绿色食药产业创新研究院时,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药用单分散聚乙二醇研发团队黄治炎博士正带着几名学生在实验室里忙碌。他们俯身在实验台前,专注地进行着实验操作,记录着各项数据。实验室里整齐排列着各种检测设备,研究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样品分析和测试工作。
与此同时,宁强县高新产业技术园区的香菇酱生产加工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宁强香菇”为原料,主打零添加特色调味酱。通过传统与现代工艺生产的多个系列产品,是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典型。黄治炎介绍说:“21世纪是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时代。到2016年,生物药与化学药的获批数量已达到各占50%的比例。由于生物医药存在利用度较低的问题,通常需要通过聚乙二醇修饰技术为其‘穿上一层隐形的外衣’。我们团队正是围绕这一‘隐形外衣’进行技术开发,目前已实现从陕师大的研发到宁强中试落地的协同发展模式。”
这个由陕西理工大学与宁强县人民政府携手共建的联合研究平台是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典范,生动诠释了“政府搭台、科研唱戏”的协同创新模式。在政府的有力统筹与支持下,平台硬件设施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已建成面积达612.36平方米的现代化研发检测中心以及3157.68平方米的标准化中试车间,为技术研发与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物理空间。“宁强创新产业研究院主要通过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以及中试基地的建设,来推动当地生物医药、绿色食药、装备和新材料等领域的产品创新和行业升级。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绿色食药方向,重点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包括项目的孵化、落地、产业化等一系列工作。”陕西理工(宁强)高新科技公司总经理说。